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6月15日讯 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无法养活一方人”难题的根本之策,但搬迁工作却常常得不到受益贫困群体的理解和支持。贫困群众不愿意搬迁,有对故土的眷恋,也有生活习惯、孩子教育等方面的原因,新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心有顾虑。为了让贫困群众放心搬出大山,奋战在脱贫攻坚战一线的扶贫工作队员认真讲解国家政策,以真心换得信任,让故土不再难离。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马泥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魏杰奋战在秦巴山区脱贫攻坚一线,对于易地扶贫搬迁,他总结出了四个字:故土难离。
云南怒江州“背包工作队队员”、福贡县人社局副局长彭家文在为贫困群众消除搬迁顾虑的过程中,也总结出了贫困群众不肯搬迁的一些原因:有些群众在原来的地方生存习惯了,现在让他换一个地方,他不是很了解;有些人是担心到县城里面带孩子的问题;有些人又是担心买一把葱都要钱。
面对不愿搬出的贫困群众,扶贫工作队员一次又一次走进贫困群众家中,和他们讲国家扶贫政策有哪些,新家长个什么样,安置以后怎么办,收入如何保障等等一连串问题,打消他们的顾虑,让他们安心走出大山。
今年2月20日开始,云南怒江州组建了15支“背包工作队”,1000多名有驻村经验、懂少数民族语言的基层干部奔赴80个贫困村,全力动员迟迟不搬走的群众尽快搬迁。
有队员从“为娃娃、为后代考虑”方面进行劝说;有队员晚上走访白天躲着工作队的村民,将国家的政策讲透、说明白;有的队员以真情实感让贫困群众相信,“这项工作给他带来的是更好的生活,并不是强迫他进城”。
截至目前,怒江州涉及搬迁的建档立卡户群众已有92919人走出大山,分别搬进75个安置点。泸水、贡山、兰坪3个县市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实现“清零。
在秦巴山区同样为贫困群众讲解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魏杰,告诉不愿搬迁的贫困户,即使到山下去住,也随时能够回来,山下的水也甜,生活、看病也方便。在魏杰推心置腹的沟通中,贫困户终于同意搬家。目前,魏杰驻村帮扶的马泥村的贫困发生率也由43.6%降低到2.37%。
在扶贫工作队员的努力下,当初不愿意搬离大山的群众纷纷搬到新家,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已经取得决定性进展。截至4月底,实际入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51.5万人,搬迁入住率达到99.4%,还有0.6%将在今年剩下时间内加快完成。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