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学校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既包括独立思考、自信、执着、社会适应性等个人素质的提升,又涵盖在与人沟通互动、换位思考、双赢思维、承诺、启迪等方面的培养。
但是宝宝的合作能力一直是家长们头疼的问题,比如有些宝宝不愿意和小朋友分享玩具。家长就觉得自己的宝宝不合群,合作能力差。我们可以怎么做来更好地帮助孩子发展合作能力呢?
1.鼓励孩子玩能够双赢的游戏 培养孩子合作能力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鼓励孩子多和小朋友一起玩,在游戏中,孩子可以逐步摆脱“自我中心”,特别是如果让孩子玩一些能够双赢的游戏,就更能激发孩子合作的愿望了。
2.多和孩子玩合作的游戏 另一个好办法,就是为孩子准备一些需要合作才能玩的玩具,或者向孩子提议玩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任务。
报纸运球游戏: 这是个两人合作的小游戏。道具是一张报纸和一个小球。游戏时,两人用一张报纸把球运到对面去,看哪组最先到达终点,中途不能让球掉下来,哪组掉下来了,要重新开始游戏。游戏过程中,孩子可以通过商量找到速度快又不让球掉下来的方法。除了以上的游戏外,在家里面,家长也可以与孩子一起合作完成一些事情。比如说:与孩子一起搭积木、与孩子一起完成一幅画的创作、与孩子一起拔草、与孩子一起做一顿饭……等等都可以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合作的种子。
3. 即使孩子确实不合作,也不用着急。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提出过“自我中心”这个概念,它是指宝宝仅依靠其自身的视角来感知世界、不能意识到他人可能具有不同视角和观点的倾向性。皮亚杰认为这些行为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宝宝不会停留在自我中心状态,所以宝爸宝妈们不必过于担心,也不要强制性的要求孩子去分享和融入到别的小朋友中去。